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甜点。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具备了多种美味中式点心的基本要素,如糯米、花生、芝麻、糖。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
糖不甩的做法: 1.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放入容器中,逐渐加入清水,和至面团软硬适度即可。
2.把烤熟的花生和白芝麻放入料理机干磨至粉末。
3.取一片黄片糖(80克/片)放入小奶锅中,加入80克清水。
4.中火慢慢熬至黄片糖完全溶化变粘稠后关火,即是糖浆。
5.做一锅清水煮沸,将搓成小团子的糯米团依次放入沸水中。
6.待浮起后再略煮一会即可捞起。
7.放入之前熬好的糖浆中,开小火继续煮制两分钟后关火。
8.将煮好的小团子码放在盘中,浇上糖浆,撒上花生芝麻碎就可以吃了。
成品图:
糖不甩趣事一二: 1、据传与八仙有关。清道光十九年广东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者众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镇受财主雇佣的精壮男丁所剩无几,大都面黄肌瘦、劳力退减。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洞宾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至巷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止住了鸦片流毒,体力、智力恢复,至此糖不甩远近闻名。 2、据传光绪九年,慈禧终止垂帘听政,光绪帝亲政广招贤才,恢复全国科举大考。东坑丁屋村贫苦学子丁仁长上京赴考,沿途以吃母亲所做糖不甩充饥。试后被光绪帝钦点为癸末科当朝进士,御封翰林院庶吉大学士,惊动乡梓,现存丁屋村有碑为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我爱下厨房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我爱下厨房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