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薄上关注最多的就是太阳将进入休眠,2030年人类将进入小冰川时代,没有了阳光植物就无法生存,那我们人类的饮食生活将做怎么样的的改变呢?有网友反应要现在要开始储备食物了,虽然专家辟谣这个消息为假的,但是热心的网友还是给出了我们要准备的一些食物,下面分享给大家。
太阳将进入休眠需准备以下食物:
我们应该以保鲜时间更久,为宜,像包干,真空牛肉干等。
还有军需上必需的罐头都是很保存很久的食物。
下面这些永久保存的食物:
醋
白醋因其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含量而不会变质。但是如果添加了其它物质成分的醋则有可能变质。例如如果葡萄醋里含有未完整发酵的物质,那么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继续发酵的现象。
糖
细菌繁殖的过程中少不了水。如果食糖正确储藏的话,食糖里是不含水分的,这样也就阻断了细菌滋生的土壤。所以食糖不会变质。
干豆子
同食糖一样风干的豆子也都不含水分。虽然这些豆类产品的包装上也注明了保质期,其实这些豆子是可以长久保存的。
盐
如果在保存食盐的时候能够保持干燥的环境,那么食盐放上几十年也不会坏。盐可长久储存的特质让其它食品也可以长时间保存,例如腌制的肉类和橄榄。
大米和面粉
德国质检机构基金会(Stiftung Warentest)证实,经过干燥处理的食品几乎可以永久储藏,因此此类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在时间标识上可以更为宽泛。这类制品水分含量最高仅为13%,只有全麦食品在保存时应该更为注意。因为谷物在磨制的时候里面掺杂了胚芽,这就让谷物制品中含有了脂肪。长期保存,食用的时候口感会有异味,但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
欧盟准备取消对这类食品保质期的标识要求。因为保质期只是一个保证食品质量不发生任何变化可食用的时间期限标准。这一标识常常被误解为食品变质的期限。
罐头食品
理论上罐头食品可以无限期地储存,随时随着时间的变旧,罐头内装的食品色泽、农稠度和味道会发生变化。虽然食品质量没有改变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但是肯定已经不好吃了。
蜂蜜
如果储存方式正确,蜂蜜也可以永久性保存。保存时必须密封严、环境阴凉,而且罐内不得掺入杂质。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蜂蜜的水分含量应该为18%左右,否则蜂蜜就会发酵。长时间储存的蜂蜜会结晶,颜色以及形状会由此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并不影响蜂蜜本身的品质。
烈酒
高酒精浓度可以防止烈酒变质。不过,高浓度酒精还能算是饮料吗?
下面是专家针对太阳将进入休眠一些解说,都是网上收集的资料,大家参考一下。
据了解,由于太阳的活动性处于近百年的最低点,类似于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寒冷冬季。然而最新一项研究显示未来太阳活动周期将发生异常,2020-2030年之间的太阳活动周期将彼此抵消,从而产生一种现象DD太阳活动极小期 。该现象曾出现在1646-1715年,当时被称为迷你冰河时 期,甚至导致伦敦泰晤士河水冻结 。
看到以上的状况,有网友表示道:要是太阳冬眠了,我们该怎么办?真的会出现冰川时代吗?
昨天头条新闻发了一条微博:
【科学家称太阳2030年将休眠 地球温度恐大幅下降】科学家预测到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届时地球气温将很可能大幅度下降,步入小冰河期。据悉,1645年至1715年地球曾进入小冰河期,当时在冬季,英国大部分河流都冻结了,人们甚至能穿着旱冰鞋横穿泰晤士河。
我看完这条微博的第一反应是:泰晤士河上都结冰了为毛不穿冰鞋而要穿旱冰鞋?(严肃脸)
截止截图时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了17000多次,还不算其它媒体转载的。随便搜搜都是:
本着好好学习的态度,我点进它附上的文章链接:《科学家警告称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这篇文章来源为中国日报特稿,其它媒体转来转去时标题倒是变化无穷,不过文字都差不多,全文附下: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0日报道,近日,科学家警告称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这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这一发现是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于威尔士兰迪德诺召开的国家天文会议上公布的。
瓦伦蒂娜·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研发的太阳活动周期新模型,该模型关注太阳两个层面——一个靠近太阳表面,另一个深入太阳的对流区——的发电机效应,预测到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届时地球将很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
扎尔科夫的研究发现,在太阳活动的第25周期(该周期的太阳活动在2022年达到峰值),被列为观测对象的太阳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开始相互抵消; 进入第26周期(2030年至2040年)后,这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变得完全不同步,导致太阳活动剧烈减少。扎尔科夫说:我们预测这将引发与‘蒙德极小期’相同的效应。
公元1645年至1715年是蒙德极小期,在此期间太阳活动非常衰微,持续时间长达不可思议的70年,此时也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河期,但两者是否有关联,仍然没有定论。当时在寒冷的冬季,英国大部分河流都冻结了,人们甚至能够穿着旱冰鞋横穿泰晤士河。】
本着好好学习的态度,我又去查了下英国《每日邮报》网站Daily Mail online,真没冤枉他们,还真有这条,标题一模一样!所谓的中国日报特稿其实就是把这篇英文报道翻译了一遍。
由于文中提到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本着好好学习的态度,我又去英国皇家天文学会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网站上查了一下,News and Press里的确有一篇相关报道。
想看原文的请点击上述链接,懒得看的请听我讲(我尽量不介绍过于专业的信息)——
就是说,科学家们一般认为,太阳活动的周期大概是10-12年。为什么会是这个周期呢?目前还木有研究清楚。过去科学家们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太阳内部深处的流体动力作用造成的。但是Zharkova教授的团队发现,其实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太阳表面的作用。如果把内部作用和表面作用这两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的话,结果会更准确。
他们用这个新的思路来建立模型,考察了从1976-2008年间的三次太阳活动周期的磁场活动和太阳黑子数。模式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准确性达到了97%。
然后他们就用这个模型来预报未来的太阳活动,发现第25个周期的峰值在2022年,而第26个周期的谷值则在2030-2040年间。那么这个谷值期间会发生什么呢?Zharkova教授说:会导致蒙德极小期,太阳活动会下降60%,接近1645年小冰期时的状态。
以上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报道。看完以后你也许会觉得:咦,好像跟今日头条中国日报他们讲得差不多啊!
OK,我要跟大家解释几点:
1. 太阳活动将下降60%——请注意【太阳活动】下降60%,并不等于【太阳温度】下降60%,更不等于【地球温度】下降60%。
在Zharkova教授的研究中,他们衡量太阳活动主要用两个量:一个是磁场,另一个是太阳黑子。
所以媒体报道中大肆渲染的太阳将休眠这完全是记者自己想当然,而大家在评论中忧心忡忡的天呐温度下降60%岂不是要冻死本宝宝,也是受误导之后的进一步误解。
2. 蒙德极小期是啥玩意儿?
这是1843年一位德国天文学家提出的:1645-1715年,这70年间太阳黑子几乎没有记录,太阳活动衰减到极低状态。
但是,天文界普遍公认太阳黑子周期为11年左右,蒙德极小期显然与这一主流认知是相矛盾的。如果它真的存在,那说明太阳黑子周期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复杂,可能只在某个特定阶段才是10-12年。当然,17-18世纪的观测资料很有限,部分科学家试图用其它资料来侧面证明太阳活动,比如极光记录、我国古代的肉眼观测记录、树木年轮中放射性碳分析等等。
总之,蒙德极小期是不是真的发生过?目前尚在争议之中。
从Zharkova教授的发言来看,他是认可蒙德极小期的存在的,并且认为太阳将在2030-2040年再度进入蒙德极小期。
3. 1645年小冰期又是啥玩意儿?
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清小冰期。我以前也写文章介绍过:
公元1550-1770年,全球气温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个时期持续了约220年,正好是从明朝嘉靖29年-清朝乾隆35年。
明清小冰期时,有的年份中京杭大运河南段(吴江-嘉兴)在11月就开始大面积封冻,冰厚3尺多,船只需要有壮士凿冰才能每天前行3-4里。江西的柑橘常常被冻死,连贡品也无法保证。华南的广州也开始出现结冰的现象。这些物候学方面的考证来源于竺可桢先生生前所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明清小冰期时温度的整体下降,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缩短、产量减少、价格上扬。随后就是群发性的饥荒和农民起义等社会连锁反应,也促使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南下入侵。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导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的一个外部原因。
……
但是!特别要说明一点:尽管蒙德极小期(假如它的确存在的话)与明清小冰期在时间上比较吻合,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明清小冰期是由蒙德极小期造成的。也就是说,太阳活动的衰减,到底会不会造成地球气温的整体降低,这还不一定!
大家请注意Zharkova教授的话:太阳活动会下降60%,接近1645年小冰期时的状态——主语!请注意主语!是太阳活动接近1645年小冰期时的状态,而不是地球接近1645年小冰期的状态!正如上文所述,太阳回到1645年不代表地球也回到1645年,这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未确认尚未确认尚未确认妈呀累死我了!
下面我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上述所有信息:
根据Zharkova教授开发的太阳活动模式预测,2030-2040年太阳活动将进入衰减期,但这是太阳磁场和太阳黑子的活动衰减,并不是太阳休眠,也不能证明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期!
——是不是顿时就没什么爆点了?
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或许应该共同讨论一下:非专业记者怎样去报道专业新闻?
首先,就媒体记者而言,他们不了解上述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完全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不能要求记者都是大百科全书。
其次,就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而言,它作为专业性网站,所发报道是默认读者具有一定专业知识门槛的,所以并没有在某些专业概念上反复强调其含义和可能对外行造成的误解。我认为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机构和网站都有自己的定位。
那么是不是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呢?
我认为,首先,记者对于自己知之甚少的外专业领域,不要随便往原始信息上添加自己的主观判断,比如太阳将休眠地球将进入小冰期之类;
其次,记者不要把自己理解出来的意思,假以科学家警告之口向大众传播——这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也是对科学家的不负责;
第三,对于此类专业领域内的新闻报道,在成稿之后,应该给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把握一下,看看是否有理解上的硬伤。假如英国每日邮报的记者写完稿子,能先给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人看一下,我相信人家一定会说哎呀你理解错了,我们不是这个意思……那还会有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媒体报道出现吗?(——当然,不排除依然有可能)
这么说吧,不懂很正常,但是身为记者,写自己不懂的东西而不向专业人士求证,扣个博人眼球的标题就发表,这是不负责的表现。
最后还要吐槽一点,科学家真倒霉!
现在公众对于科学家和专家们的反感、误解和不信任,有三个原因:
一是有些科学家的确不靠谱,对科学界的公信力造成了损害;
二是有时候公众无法理解正常的科学争议性和科学未知性,有些问题在科学探索阶段就是搞不清楚,而公众倾向于以各种阴谋论来解读。
三是科学家明明没这意思,被媒体报道出去就有这意思,然后大家一窝蜂骂科学家!
比如这位Zharkova教授,我真同情他,2030年也不算远,到时候太阳没休眠,地球也没进入小冰期,大家又要去骂他是骗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我爱下厨房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我爱下厨房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